您的位置首页 > >护理天地 > > 健康科普

气管切开患者的居家护理

发布日期:2020-05-15 15:24:10
扫一扫 X

因各种因气管切开后的部分患者需要长期带管生存,气道护理非常重要,如护理不当,观察不到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居家护理给家属带来不小的挑战,下面我们说说如何进行气管切开患者的居家护理。目前来说,临床上常见的气管套管有金属气管套管(部分喉)、一次性塑料气管套管、金属全喉套管等。

image.pngimage.png

 

                                                    塑料套管                      金属套管

一、气管切开对患者的影响有哪些?

呼吸道的主要功能气体通道、清洁过滤、加温加湿、防御性反射发声嗅觉等功能。人工气道建立后,患者不能发音,交流困难,尤其是神志清的患者非常痛苦;气体绕开了鼻腔和上呼吸道,不能被湿化,干燥的气体直接进入气道,呼吸道水分丢失增加,气道黏膜干燥,气道纤毛粘液系统破坏,清除能力下降,痰液粘稠、结痂,引发呼吸道炎症反应,容易导致肺部感染、肺不张、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

二、气管切开患者居家护理准备哪些物品?

1. 需准备以下仪器和物品:吸痰器、制氧机、温湿度仪、指脉氧仪、雾化吸入器、血压表、体温计;吸痰管、生理盐水、换药盒、灭菌纱布、绷带、一次性PE手套、治疗巾、5ml注射器、人工鼻、无菌治疗碗、碘伏和棉签等。

2. 气管切开患者对家属要求比较高,家属需掌握吸痰、雾化吸入、换药、翻身扣背、测量血压、测量血氧饱和度和心肺复苏等护理和抢救技能;此外,家属需掌握气管切开病情观察要点。

image.pngimage.png

 

                                          人工鼻                           雾化吸入器

三、如何进行日常居家护理?

1. 固定带松紧容纳一指为宜,每天检查固定带松紧度和牢固性,防止意外脱管。带子底下衬纱布,每天检查颈部皮肤防止引发压力伤。

2. 气管切开换药每日一次,如清洁无渗出也可以根据情况更换。痰液多时套管周围可以衬裁剪合适的无菌治疗巾保护纱布不被浸湿。

3. 保证患者每日入液量在2500ml以上,防止脱水引发痰液干燥。

4. 气管切开患者失去上气道的加温加湿保护作用,保持室内温度2224℃,湿度50-60%,防止痰液干燥堵塞套管引发窒息。

5. 防止痰液干燥,气管切开处湿纱布覆盖保持湿润和灰尘降落,注意保持纱布的湿润和清洁,污染时及时更换;也可佩戴人工鼻或应用加热型湿化器进行气道湿化;室内湿度不够,可以通过拖地、配备加温湿化器等方式提高湿度。

6. 保持床头抬高3045°,每次鼻饲量小于200ml,两次鼻饲至少间隔2小时。防止反流误吸。

7. 每天定时翻身拍背,拍背时手掌空心,由内向外、由下到上,由轻到重拍背,同时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防止肺部感染、肺不张、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8. 咳嗽能力好的患者鼓励将痰液咳痰,咳痰能力不好的患者按需吸痰,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戴一次性无菌手套,先吸气道再吸口腔,吸痰管和手套一次一更换。

9. 根据病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痰液的性质和量。当痰液变粘稠,痰量变少,甚至出现血性痰的时候,要警惕痰痂的形成。及时报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雾化吸入的频次及用药。

10. 气管切开套管每日23清洗内套管,金属内套管取下煮沸消毒,有内套管的塑料套管取下后需浸泡消毒,另备一套循环应用;无内套管的塑料套管无法消毒,及时吸痰防止堵管。

11. 塑料套管带气囊,用5ml注射器注气气囊压力以鼻尖硬度为宜,每天检查气囊压力,如患者发音,气囊不能充气,说明气囊破裂,请医护人员判断是否更换气管套管。

12. 患者有发音需求,可联系我院呼吸治疗师安装说话瓣膜,进行正常交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四、患者理想状态是什么样?

患者安静,呼吸平稳,呼吸道通畅;痰液稀薄,能顺利通过吸痰管,导管内没有痰液结痂。

五、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理

1.意外脱管:一般居家带管时间较久,窦道已经形成。固定带断开或打结处脱落或患者咳嗽能力过强造成套管脱出,不要惊慌,吸痰后,更换消毒过的套管,观察呼吸是否平稳,检测指脉氧不低于93%即可。

2.痰堵窒息: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氧饱和度低于90%即可出现发绀)有痰鸣音,插入吸痰管受阻,吸不出痰液或只能吸出少量痰液。如果患者出现完全阻塞时,会表现为紫绀逐渐加重,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和血压升高,出汗等症状,吸痰管无法进入套管内,气管切开处无气流喷出。万一出现痰痂堵塞气管套管的情况,在湿化吸痰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尽快去医院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