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护理天地 > > 健康科普

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之妈妈的科学母婴喂养指南

发布日期:2025-05-22 14:11:52
扫一扫 X

当妈妈感染了艾滋病、梅毒或乙肝(简称“艾梅乙”),母乳喂养似乎成了一道艰难的选择题。但随着医学发展,科学的喂养策略能在保障宝宝健康的同时,传递妈妈的爱与营养。接下来,我们分情况解析不同感染类型的喂养要点。

图片 1.png

 图片 2.png

1.建议人工喂养:人工喂养是最安全的方式,能完全杜绝HIV通过母乳传播给宝宝,可选择优质的婴儿配方奶粉,并严格按照奶粉冲调说明操作,确保宝宝获取充足营养。

2.避免母乳喂养:即使妈妈接受了抗病毒治疗,也不能完全排除母乳喂养传播病毒的可能,所以要避免直接进行母乳喂养。

3.杜绝混合喂养:混合喂养(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结合)比纯母乳喂养传播HIV的风险更大,会增加宝宝暴露于病毒的机会,所以务必杜绝。

注意事项:母乳喂养过程中出现乳头皲裂、乳腺炎和脓肿时,应避免母乳喂养;且一般母乳喂养不要超过6个月。

 图片 3.png

1. 规范治疗后可母乳喂养:梅毒感染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若母亲在孕期接受了规范的母婴阻断治疗,婴儿排除先天梅毒,且母亲产后给予正规的抗梅毒治疗,同时母亲无乳头皲裂和乳腺炎时,可以直接母乳喂养。

2. 暂缓母乳喂养的情况:乳房有破损、未经规范治疗或治疗后滴度仍高者,应暂缓母乳喂养,建议乳汁经消毒后间接喂养。

乳房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被梅毒感染,如果乳房、乳晕上有梅毒疮或者破损伤口,要暂停直接母乳喂养,改用手挤奶或者吸奶器来排出乳汁,直到伤口愈合为止再恢复直接母乳喂养。这期间吸出来的乳汁依然可以储存起来,经巴氏消毒(将乳汁放奶瓶,用温奶器60-65℃加热30分钟)后,给宝宝瓶喂或杯喂,但要注意,如果使用吸奶器或手挤奶的时候碰到了梅毒疮或伤口,这些乳汁就应该丢弃。

消毒后的母乳若无法及时喂养,需在4℃环境冰箱保存,有效时间3~5天;给孩子喂养后剩余的母乳保存不超过12小时,还要避免母乳多次冻融,一般不超过3次。

 图片 4.png

1.HBV不经消化道传播: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感染宝宝,所以正常的母乳喂养不会因宝宝进食母乳而传播病毒。

2.母乳中病毒量相对低:母乳喂养时宝宝暴露的病毒量,远远低于分娩时宝宝接触母亲血液、体液所暴露的病毒量。

3.母乳中的乳铁蛋白可抑制HBV的感染。

注意事项: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越早越好)必须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获得双重免疫保护作用后,可实行母乳喂养;若乙肝母亲乳头出现破裂,或者婴儿口腔、咽喉、食道、胃肠黏膜等处有破损、溃疡(如鹅口疮、溃疡),均暂时停止母乳喂养。

图片 5.png

(医务处 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