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电视连续剧《急诊科医生》正在北京电视台、东方电视台热播。该剧讲述了急诊科主任医生何建一与海归医生江晓琪从一开始的互相审视,到互相理解、渐生情愫,并携手克服种种困难,救治患者,救赎自我的故事。剧中既描述了急诊科医生护士的大爱、敬业、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医德和团队精神,也不乏罗曼蒂克的爱情故事。那么,现实中的急诊科医生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疑问,2017年11月16日晚7点,我走进了滨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电视连续剧《急诊科医生》看了吧?”我问几个值班的医生护士。
“看了啊!我们都喜欢看”
“那么,你们平时的工作、生活和电视剧里描写的一样吗?”
“啊!差大了去了!我们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去浪漫,更没有那么多的婚外情!要是有就好了!哈哈哈”接着又是一阵大笑。
“不过,剧中所描述急诊科医生护士的工作还是很真实的。”他们补充说。
接下来,从晚七点到十点,三个小时的时间,在滨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我见证了这个真实……(李健生)
![](http://www.bzswsjsw.gov.cn/bzwjw/files/171226113752812765.jpg)
2017年11月16日晚七点,我走进了滨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一进急诊科的大门,首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里的医生护士走路的节奏都会比常人快半拍,说他们走仿佛不合适,应该说在小跑
![](http://www.bzswsjsw.gov.cn/bzwjw/files/171226113850015423.jpg)
就这节奏,我在急诊科待了三个小时,她们保持了三个小时,有时她们从我身边走过,我都能感觉到能带过一阵风
每当救护车一到,白衣的急诊科医生护士、绿衣的120随车医护人员一起齐心协力把患者推进急诊室
有些开放性外伤患者,脸上、身上全是血,可医生护士们都全然不顾
遇到危重病人,他们总会放下手头伤势、病情相对比较轻的患者,优先去抢救。
重病优先——这是急诊科的规矩。急诊不是排队买早餐,不能分个先来后到,要分轻重缓急,不能因为给一个人包扎手而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危重病人的生命失去。而这个重病优先却往往不能得到个别就诊患者的理解,急诊科的的医生护士经常为了这个挨打、挨骂、挨投诉。有的女护士挨了打骂,独自去洗手间痛哭一场,然后擦擦泪、洗把脸,长出一口气再回到急诊室,继续忙碌着。有什么办法呢?那么多人在等着
这位农民工大哥因操作机械不小心弄伤了手,前来医院急诊科包扎
细心的护士正在为其包扎受伤的手,这时候旁边护士突然大喊:“快来!有危重患者!”护士马上放下手头的患者奔了过去
农民工大哥在一旁静静地等待,此时此刻,他的理解、包容令我感动
急诊科刘国强医生正在细心的向患者家属介绍患者病情。他在不久前全省院前急救知识竞赛中带领滨州市人民医院急救团队刚刚荣获一等奖,他个人也同时荣获个人风采奖。
《淹没在患者群中的急诊医生》——如果用一个字形容急诊科医生,那就是“忙”。我了解到,急诊科的护士分白班、小夜班、大夜班,而急诊科的医生只有白班和大夜班,遇到大夜班,一整夜几乎没有闭眼休息会儿的功夫,他们像上足了发条一样一刻不停的忙碌着,有时早上下夜班,打开私家车车门,坐进驾驶室,竟然就趴在方向盘上睡着了,直到被家人的电话唤醒
我在急诊科的三个小时,暗中观察,发现没有一位医生、护士喝过一口水。找遍整个急诊室,竟然找不到他们的一个水杯。也是,既然没时间喝水,还要水杯干什么
一位醉酒的患者被120救护车拉到急诊科,可下了车,一屁股坐在路边石上,死活不进急诊室,无奈,救护车的随车医生护士只能陪伴他在寒风里站着,苦口婆心的劝他进去就诊
这位美丽的随车120女医生头发被刺骨的寒风吹乱了、手被冻僵了,可仍然在坚持记着什么
尽管忙的不可开交,但刘国强医生面对患者家属,脸上仍然保持着微笑,这笑容,往往是对患者家属最好的安慰
除了救护车拉来的,还有由家属自行送来的,三个小时内,一共有四十多名患者前来急诊科就诊。我粗略计算了一下,照此密度,一天一夜,这里将会接诊三百人次左右
又一名醉酒的患者被朋友送了过来,一进急诊室,便倒在地上呼呼大睡
醉酒者突然大口的呕吐了起来,护士赶忙拿来塑料袋为他接呕吐物
两名护士被这位醉酒者忙得不可开交,而他自己,竟然躺在床上自拍了起来,下一步是不是要发个“圈”
警察是这里的常客,有些醉酒的、打架受伤的患者是110送来的
急诊科的医生内外妇儿必须样样精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快速诊治或合理分诊,不延误病情
晚上十点,我离开了滨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这三个小时的时间,我只是在一边默默的看着都觉得好累。虽然今晚不能在家追剧了,但在这里,我目睹了一集真实的、现实版的《急诊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