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 诊疗服务 > > 专业介绍

检查特色

发布日期:2023-05-11 10:47:51
扫一扫 X


CT篇

1.冠状动脉CTA

冠状动脉CTA,是指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此项检查它最大的优势在于无创性,可以评判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以及明确患者是否是冠心病。

我院先后于2015年引进的第二代双源CT-SOMATOM flash以及2019年引进的世界最高端第三代SOMATOM force双源CT具有成像速度高、诊断质量优越、扫描范围大、放射线剂量低、使用范围广等独特的优势,能更加细致入微地揭示疾病的信息,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从而提高诊断的效果。除此之外,双源CT最具特色的是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并且越来越多地在服务于临床方面显示出应用价值,其时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同时显著提高,在心脏血管成像方面显示了极大的优势。其钙化分析功能是对各条冠脉的钙化程度逐一进行探测评估,得出总的钙化积分,是冠脉钙化程度的客观评价指标;3D功能区可以直观地显示冠脉的起源、走行、功能及变异程度,把感兴趣区的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组、多方位重组或薄层重组,可对冠状动脉三大分支逐一进行详细精确的测量分析和评估,对细微的软斑块、硬斑块、狭窄程度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

2.头颈动脉CTA+CTP(脑灌注)

急性出血性卒中(脑出血)和急性缺血性卒中(脑梗死)是严重威胁我国人口健康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疾病,致残率和病死率高。脑血管病为我院诊治优势病种,脑出血和脑梗死发病率高,就诊患者多,我院高级卒中中心建立,医学影像团队勇于探索,卓立前行,添加CT扫描协议,优化CT扫描流程,增设灌注分析软件,严格把控图象质量,结合卒中中心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快速“卒中一站式”CT检查,助力我院医疗技术高质量发展。

快速“卒中一站式”CT检查全程仅需要10分钟,大大缩短了患者在影像科检查时间,为精准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卒中一站式”检查包括CT平扫+CTP+CTA多模态CT检查,即行一次CT检查便可明确是脑出血性卒中还是缺血性卒中,脑灌注成像(CTP)对于发病6小时以上或发病时间不清的可疑脑卒中患者治疗策略具有指导性临床意义;CT血管成像(CTA)可以判别脑卒中相关的的责任血管(罪犯血管)情况、评估侧枝循环代偿功能,真可谓一举多得,效益显著,赢得患者和临床的一致好评。

3. 下肢动脉血管CTA

双下肢CTA是经周围静脉快速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在靶血管对比剂充盈的高峰期,利用我院SOMATOM Force CT扫描对其进行快速容积数据采集,由此获得的容积数据在经计算机后处理,即利用3D成像技术对血管进行处理,为下肢血管疾病诊断提供依据的一种检查方法。双下肢CTA是一种无创的检查,它对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急性血栓、血管瘤及动静脉瘘等疾病的检查更简便、更安全,更快速!

适应症:

狭窄闭塞:①动脉硬化性闭塞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③急性血栓

扩张:①动脉瘤 ②假性动脉瘤③夹层④动静脉瘘

下肢动脉血管内支架或外科手术复查

外伤累及下肢血管

禁忌症:

碘过敏及甲亢患者、哮喘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4.下肢静脉血管CTV

近些年,下肢静脉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尽早诊治下肢静脉疾病。其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以及下肢静脉曲张(LEVV)等是下肢静脉疾病的常见类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目前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金标准”,但是,此种方法具有创伤性,且费用昂贵,难以大范围推广应用;超声是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对深静脉血栓、静脉曲张和血管畸形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并且可以准确判断血流方向、返流和静脉瓣功能等。但超声对于髂静脉和小腿静脉的诊断准确性有限,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此外,超声检查不能全程直观显示所有下肢静脉及其属支和静脉网。CT下肢静脉血管造影可以全程显示髂静脉和下肢静脉。下肢静脉的成像方法包括经下肢静脉注射对比剂的直接法和经肘静脉注射的间接法。

适应证: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特别是存在非确定性超声结果时;

存在溃疡或坏疽或显著跛行症状时的显著缺血评估;

大血管疾病评估:变异、破裂、动静脉畸形、脉管炎;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适用于其他检查的诊断结果不清楚的情况;

肿瘤引起的血管侵犯或移位;

手术或血管介入的术前术后评估。

检查前注意事项

脱掉外裤,去除腹部及下肢的金属异物;

对患者进行扫描前训练,要求配合检查;

用加压带绑扎同侧踝部以阻断静脉直接回流;

5. 骨密度/脂肪定量分析QCT

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是利用临床CT检查的数据,采用QCT技术进行骨密度和脂肪测量和分析的方法。

QCT采用CT数据进行骨密度测量,是真正的体积骨密度,不受体重、血管钙化和脊柱退变的影响。其利用临床CT机的X线衰减原理,加上QCT专业质控体模,在不增加辐射剂量的情况下测量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对我国的骨质疏松防治具有实际意义。

QCT可以和CT扫描结合,测量肝脏脂肪含量。目前QCT可以测量人体肝脏脂肪百分含量,可用于脂肪肝的定量评价、疾病风险预测和疗效监测。

目前在流行病调查和临床实践中,体质指数和腹围是评价和诊断肥胖的主要依据。实际上真正危害健康的是腹内脂肪。QCT利用指腹组织与肌肉骨骼组织在CT值上的明显差异,采用阈值分割的方法对图像内脂肪面积进行精准测量,并能自动区分出腹内和皮下脂肪面积,为研究肥胖提供了检测手段。

此外,QCT还可以准确测量四肢肌肉脂肪面积和肌肉密度,用于肌少症评价。

6. 痛风结节双能量CT扫描

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如今,痛风更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 2 大代谢类疾病。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长期的高尿酸血症除了引起关节痛,还可引发多种急慢性肾脏病和心脑血管并发症、关节畸形、骨折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双能量CT成像是目前影像技术中唯一能显示出关节中可能存在的尿酸结晶的技术,具有很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真正帮助实现痛风患者体内尿酸结晶可视化,为痛风患者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双源CT双能量检查的优势

无创  病人无需特殊准备即可完成快速多关节扫描,病人体验与常规关节CT检查相同

定量  检测临床疗效,对临床调整治疗方案及疗程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费用低  价格与普通双源CT扫描相同

可重复性高

双源CT双能量检查的适应症

急性痛风关节炎、痛风发作间歇期、痛风石和慢性痛风关节炎

不明原因关节疼痛或不典型部位疼痛患者

对于已确诊痛风患者,对痛风石体积进行连续定量检测来评估治疗效果

鉴别痛风性关节炎与其他炎性关节病

7.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CTPA)

急性肺栓塞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肺栓塞的死亡率高达20%。

肺栓塞的高危人群

肺栓塞一般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大约90%的严重肺栓塞发生于60岁以上的病人;

肥胖、患有心脏病(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病人、

各种肿瘤(特别是肺癌,其次为胰腺、消化道、生殖系统肿瘤)、静脉曲张的病人也是肺栓塞的易患人群;

产褥期妇女的肺栓塞发生率较同龄妇女明显增高;

做完手术后长期卧床者;

除上述患者外,凡是血流缓慢、静脉壁受损、血粘度高的人,如服用避孕药、雌激素者,慢性呼吸道疾病、高脂血症、静脉炎、老年下肢骨折后因固定活动受限者均为肺栓塞

滨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采用高端双源双能量CT肺灌注技术,实现了一次扫描就同时获得肺血管、CT肺灌注成像(DECT-BPV)以及虚拟平扫(virtual non-contrast,VNC)影像等解剖及功能信息。不仅能清晰显示肺动脉干及叶肺动脉内的栓子,还能分析相应区域的灌注缺损,在急慢性肺栓塞及其他肺血管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预后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适应症

急性肺栓塞

慢性肺栓塞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先天性肺血管发育异常

肺血管肿瘤性病变

血管炎

F.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禁忌症:同CT增强扫描禁忌症。

8.小肠CTE检查

小肠CTE技术是目前公认的小肠疾病首选检查方法,它与胃镜、结肠镜检查结合,堪称消化系统检查的“三剑客”,能够协助临床更加完整、准确的评估患者的病情,使得传统小肠检查盲区问题得以解决。

CT小肠造影采用口服肠道对比剂(如甘露醇)充盈扩张肠腔(减少肠道充盈欠佳导致的肠壁假性增厚),并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使肠壁及肠粘膜强化,提高疾病检出率。

优势:小肠CTE通过引入足够对比剂、充分扩张肠管,并利用多层螺旋增强CT快速、薄层扫描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来清晰勾勒肠壁、肠腔及肠管外病变,能对病变范围、性质和分期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也可以观察腹腔其他脏器的情况,有效弥补内镜检查的局限和不足,有助于合理、准确的评估病情、判断预后及术前指导等。

小肠CTE操作相对简单,无创,检查速度快,患者基本没有痛苦,只要饮用一定量的等渗甘露醇就可以完成,是目前公认的小肠疾病首选检查方法。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一天午饭后无渣饮食,前一天晚上8点后禁食(可以喝水),检查当天早上空腹。

严格呼吸训练及扫描前10min注射肠道抑制剂山莨菪碱(654-2),减轻蠕动伪影和呼吸运动伪影。

将250ml甘露醇兑水稀释至2000ml。

扫描前1h内分次口服等渗甘露醇溶液,每次间隔10-15分钟,等渗甘露醇CT值与水接近,口感微甜,大剂量口服不会影响血浆渗透压。

对比剂(等渗甘露醇溶液)在正常人体小肠最佳充盈的时间:空肠为5-15分钟,回肠近段10-20分钟,回肠远端约25分钟。一般推荐检查前60分钟左右开始口服中性对比剂溶液。

小肠CTE检查的适应症:

小肠梗阻、小肠炎性疾病(如克罗恩病)、小肠肿瘤、肠系膜缺血性病变、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注意事项:

肠穿孔慎用;CT小肠造影检查后24h不建议行电切手术及电切肠镜治疗。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不等耐受1500-2000ml的等渗甘露醇溶液,可以服用500-1000ml溶液。

完全性肠梗阻的病人不需要口服对比剂,可以直接利用梗阻肠道内的液体形成良好的肠腔扩张状态。

回结肠造瘘或肠道梗阻患者应适当减量(约1200),并缩短喝水时间(30-40min)。

回结肠造瘘术后,提前至40分钟口服等渗甘露醇溶液,尝试在候诊时采取仰卧位。

前列腺肥大、青光眼和心律不齐等患者禁注射山莨菪碱。

 

磁共振MR篇

1.心脏磁共振CMR

近年来, 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持续增加,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具有无创无辐射、高组织分辨率、多方位、多层面、可重复性高等优势,能够”一站式”评价心脏的解剖结构、功能、心肌灌注和病变的组织特性,在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中极具临床价值,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人群进行心脏检查。心脏磁共振成像已成为无创性评价心脏结构和心肌疾病的金标准。

心脏磁共振能用于诊断的疾病非常广泛,是评价缺血性、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肌功能性和活性的金标准。主要包括:

发现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在未出现临床症状及功能异常之前,就可以明确缺血心肌的分布和范围;

评估心梗:可以准确判断陈旧心梗患者病变的位置、范围、深度(是心内膜下或是透壁性),明确心梗后的各种并发症,如心尖、室间隔运动异常,是否存在室壁瘤、附壁血栓等,可以发现心梗区域的室壁瘢痕化而变薄,运动减弱、反向运动;对于急性心梗,可以发现梗死心肌有无水肿;

非缺血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法布里病、致右室心率失常性心肌病(ARVC)、心肌致密化不全、血色素性心肌病、结节病等;

心肌炎、急性心包炎等;

心脏肿瘤:粘液瘤、纤维瘤、脂肪瘤、血管肉瘤、淋巴瘤等;

心脏瓣膜病。

心脏磁共振优势:

CMR在心肌病的诊断上优势明显,MR心脏电影是目前全心室或局部室壁运动分析的金标准,是唯一可以检测心肌细胞水肿的影像技术,是目前显示心梗和瘢痕最好的技术,对于心肌炎及急性心梗可以很好的显示并进行区分;不仅能够全面显示心脏结构与功能变化,而且对能够结合钆对比剂延迟强化能够在体识别心肌纤维化,对心肌病的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患者应取下一切金属物品(如∶手机、手表、发夹、硬币、磁卡、钥匙、打火机、金属皮带、金属项链、金属耳环、金属钮扣等),并不得将其带入检查室内。

以下患者严禁接受磁共振检查∶

有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胰岛素泵、人工心脏瓣膜、动脉瘤夹(钛合金除外)、电子耳蜗、金属假肢、金属关节、金属异物(眼内金属异物、体内弹片等)患者;

妊娠3个月内的早期妊娠者;

需要使用生命支持系统(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的危重患者;

癫痫发作者、严重的幽闭恐惧症患者和不能配合检查者。

2.头/颈部血管壁高分辨成像HRMR

目前,血管壁高分辨成像技术作为无创、诊断率高的检查方法,已被国内外临床一线学者认可,现国内共识为2019年《脑血管病影像规范化应用中国指南》。

头颈动脉血管壁高分辨检查优势:

近年来,3.0T MR一站式高分辨血管壁成像由于其多参数多方位成像、软组织对比度好、无电离辐射以及亮血和黑血相结合等特点都能够提高血管疾病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并有效评估临床治疗效果。

由于常规TOF MRA只能显示血管的狭窄区域,不能显示血管壁的形态,又因为该序列受血管血流方向及流速的影响,有可能导致血管形态显示欠佳。而血管壁高分辨成像技术可以抑制血流信号,较好显示血管壁形态,从而对已经存在血管狭窄或未明确血管狭窄的区域进行多平面多方位的图像重建显示血管壁、管腔及血管病变。此外,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斑块的大小、形态、信号强度和强化特征均与易损性相关,而这些特征亦无法通过常规CTA、MRA成像获得。

我院该技术在GE Pioneer 3.0T磁共振最新高端平台上,运用32通道颅颈一体血管壁斑块线圈扫描采集图像。此技术主要适用于头颈部动脉斑块、夹层、烟雾病、大血管炎、静脉窦血栓以及不明原因的一过性脑卒中的患者。

该技术禁忌症:患者躁动,患者病情过重,幽闭恐惧症、体内金属植入物、心脏起搏器等磁共振检查禁忌症患者,磁共振造影剂过敏患者。

3.乳腺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占女性癌症病例的四分之一,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现今在中国女性中,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早期乳腺癌的主要筛查手段以X线及超声为主,现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逐渐成为乳腺癌高危患者的主要检查手段,并且逐渐成为乳腺X线和超声检查中不确定性发现的必要补充评估方法。

乳腺MR检查优势:

MRI凭借其良好的软组织和空间分辨率,相比超声和钼靶检查,可清晰地将正常乳房腺体与病灶分辨开来,尤其适合于高危人群、乳房腺体致密的年轻女性和肿块较小的早期乳房癌病人的筛查,在乳腺良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多病灶的乳房癌、发现隐匿性乳腺癌、评估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术前治疗方案制订和疗效预判、乳房癌术后随访、假体置入前后的评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保乳手术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高危以及极致密乳腺人群的乳腺癌筛查,高危定义为:

BRCA1or2基因突变携带者基因突变携带者的一级亲属

终身风险≥20%(通过模型计算获得)

在20-40岁间接受过胸部放疗者(淋巴瘤患者等一些遗传性疾病患者

(2)极致密乳腺定义为:在乳腺X线摄影中,其纤维腺体分型为d型者

乳腺MR检查建议:

当临床高度怀疑,但乳腺钼靶或超声不能确定病变性质时,可以考虑采用MRI进一步检查 。

对已明确乳腺癌的患者,进行更准确术前分期,MRI有助于发现其他影像学检查所不能发现的是否有多灶和多中心病变,以及显示和评价肿瘤对乳腺后方脂肪间隙和胸肌有无浸润。

准备做保乳手术的患者,术前建议常规MRI检查,观察乳房内病灶是单发还是多发的,怀疑为多发时必要时活检。如证实多发病灶则不宜保乳手术。

对于一侧患乳腺癌的患者,检查其对侧乳腺是否存在可疑病灶。

保乳手术后的随访。

腋窝淋巴结肿大且已证实为转移而乳房内未扪及肿块时可作乳腺MRI检查了解是否有原发病灶。

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MRI可用来判断化疗反应及疗效,并可评价肿瘤的变化及代谢状况。

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风险人群的筛查。

乳房隆胸术后用钼靶检查时需压迫乳房,有造成假体破裂或水凝胶扩散的危险,MR不存在该问题。

㈠ 乳腺MRI检查的适应证

⑴ 诊断与术前评估:对乳腺X线或超声探查困难或难以定性的病变;评估病理性乳头溢液;确定乳腺病变大小;评价乳腺癌侵犯范围;排查多发病灶;腋窝淋巴结转移而原发灶不明者。

⑵ 治疗评价与随访:乳腺癌术后随访;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保乳术后复发的监测;假体植入术后评价;乳房成形术后评价;良性病变的随访。

⑶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⑷ MRI引导下穿刺定位或活检。

㈡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

⑴ 体内有起搏器、外科金属夹子等铁磁性物质及其他不得接近强磁场者。

⑵ 幽闭恐惧症者。

⑶ 具有对任何钆螯合物过敏史者。

⑷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危重、昏迷及其他不适宜较长时间检查者。

⑸ 妊娠期妇女慎用(MRI对比剂是否对胎儿有影响尚无定论)。

4.磁共振(MRI)直肠/肛周成像

直肠/肛周MR检查已成为直肠/肛瘘术前检查的首选,中国国家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中推荐直肠MRI作为直肠癌的常规检查项目,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病人,须在新辅助治疗前、后分别行基线、术前MRI检查。高分辨率的MR影像检查可将直肠/瘘管的原发病灶、分布走向、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观察的很清楚,有利于临床外科对直肠/肛瘘特别是复杂性直肠/肛周疾病的精确解剖式手术,做到彻底清除病灶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正常组织,做到手术根治性与功能保护的相对平衡

检查前准备:

肠道准备:

直肠上段肠管生理蠕动明显,容易产生运动伪影;直肠内容物如气体、粪便及顺磁性成分导致磁场不均匀,影响DWI及脂肪抑制

①前一天进食少渣饮食并口服缓泻剂或通便液,保持直肠内清洁

②禁食6小时以上空腹扫描,减少胃肠道反应

③检查前半小时注射山莨菪碱,减少胃肠道蠕动

④扫描前排尿、排便,适度充盈膀胱

直肠是指从肛门到乙状结肠之间的部分,一般定义为肛门以上15CM之内。

直肠Ca分为:

低位直肠CA:从肛门边缘0~5CM之间部分。

中位直肠CA:从肛门边缘5~10CM之间部分。

高位直肠CA:从肛门边缘10~15CM之间部分。

肛门直肠瘘,简称肛瘘,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是肛周脓肿的后续改变。包括外口、瘘道、内口。

解剖肛管:从会阴皮肤至齿状线。

外科肛管:从会阴皮肤至肛直肠环,长约4-5CM,上至耻骨直肠肌。

检查方法:1.直接检查。2.应用肠道球囊导管。

禁忌症:

⑴ 体内有起搏器、外科金属夹子等铁磁性物质及其他不得接近强磁场者。

⑵ 幽闭恐惧症者。

⑶ 具有对任何钆螯合物过敏史者。

⑷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危重、昏迷及其他不适宜较长时间检查者。

⑸ 妊娠期妇女慎用(MRI对比剂是否对胎儿有影响尚无定论)。

(6)胃肠镜后取病理残留止血架者,易产生磁敏感影响图像质量。

5.内耳增强延迟MR成像

磁共振内耳增强延迟扫描技术,即无创静脉直接注射单倍或双倍剂量造影剂,经患者肘静脉注射后4-6小时后的延迟扫描技术。此技术是利用钆对比剂的强化特性,在实现3.0T高场磁共振扫描前景下,经时间延迟后对内耳膜迷路各结构的显影技术。其磁共振影像可清晰表达内耳膜迷路积水部位,积水范围及病变部位积水面积等。是目前检查内耳内部结构不可取代的影像检查。

此项检查适用于诊断患者内耳膜迷路积水所造成的耳源性眩晕综合征(眩晕,呕吐,耳聋,耳鸣)即通俗所指的梅尼埃病综合征。

其检查过程中诸多注意事项及禁忌症:此项检查根据被检者病史实际情况选择扫描序列及造影剂浓度,个别患者扫描时间较长,幽闭恐惧症,心脏功能不全者尽量避免此项检查。

体内大块金属植入物者尤其人工电子耳蜗,心脏起搏器者避免此项检查。

造影剂过敏,早孕及高热患者不宜此项检查。

6.颞颌关节MR成像

颞下颌关节MR检查的优势是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能够直观、清楚的显示椎间盘的形态及信号、关节腔积液情况、骨质形态及信号改变。颞颌关节紊乱作为口腔面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累及颞下颌关节和(或)咀嚼系统的,具有相关临床问题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最常见的颞下颌紊乱为颞下颌关节盘的前移,MR在膝关节半月板病变的诊断方面的优势我们有目共睹,因此我们将MR技术引入颞下颌关节,并克服患者张嘴困难及运动伪影的问题,成功应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该技术的应用为临床的诊断提供依据,为临床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提供帮助。该项技术填补我院在该疾病影像诊断方面的空白,惠及更多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同时使我院在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的诊断达到全国三甲医院同等水平。2020年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专家共识将MRI作为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的金标准,已成为口腔科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首选的检查手段。

7.磁共振脑脊液成像

脑脊液是搏动性流动,传统检查无法获得脑脊液运动方向、流速、流量等临床所需资料;对于人体内流动液体的测量长期依靠多普勒超声、造影等检查,无法适应对于脑脊液动力学的研究。而脑脊液流动成像(磁共振成像技术)为脊液动力学提供依据,在脑积水诊断及术后评估、蛛网膜囊肿性质判断的应用中有重要意义,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脑脊液循环障碍的心理评估。

项目优势:

脑脊液产生过多或者循环通路受阻,会导致脑积水,颅内压升高。根据产生的原因,可以将脑积水分为:梗阻性脑积水和交通性脑积水。进行脑脊液电影及脑脊液流速测定可以鉴别脑积水属于哪一类;

可获得脑脊液运动流速、流量等临床所需资料,且安全无创。

既能显示流体管道形态,又能提供动力学信息,是目前唯一的全面、定量分析技术;

可获得导水管脑脊液流动曲线,即脑脊液流速-时间曲线,可直观的显示脑脊液往返流动的特点。

8.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TI)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是近年来在DW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成像及后处理技术,是DWI的发展和深化,是当前惟一的一种能有效观察和追踪脑白质纤维束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目前DTI主要用于脑部病变的研究,它除了可以清晰显示出白质纤维束外,还可以评估脑发育水平和脑认知功能,揭示脑部疾病的病理变化,指导脑肿瘤术前计划的制定,评估手术效果及病人预后等。

此外,DTI还可以进行外周神经成像,脊髓成像,椎间盘成像,子宫成像,双肾成像等,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9.磁共振周围神经成像技术(MRN)

(臂丛神经,腰骶丛神经,颅神经,四肢周围神经)

神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MRN)技术具有高组织分辨力、无辐射、可重复操作等优点,可进行多参数、多方向成像,可以显示神经走行及神经内部信号改变,对于神经周围的血管、肌肉、骨骼及附件损伤情况也能很好的显示,为发现病因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充足的依据。

磁共振周围神经检查的适应症主要包括:

⑴神经丛成像: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怀疑臂丛或者腰骶丛神经病变的;

⑵神经松解术的术前计划:主要是神经卡压综合征等,用于MR进行解剖评估及确认神经形态的异常等;

⑶神经损伤的分级;

⑷制定治疗计划:占位性病变的定性及范围的评估,如血肿、肿瘤对神经的压迫等;

⑸术后评估;

⑹MR引导注射:梨状肌、斜角肌的药物注射。


其他特色

1.脊柱全长/下肢全长DR摄影

近年来,脊柱及下肢畸形的患者较多。其中脊柱侧弯畸形多发生于青少年,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将会影响生长发育,严重者还有可能导致心肺功能受损;而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双下肢畸形(膝关节内外翻、X型腿、O型腿等)为骨科常见病,且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常常累及下肢髋、膝、踝等负重关节,影响患者生活,甚至丧失工作能力。

在脊柱及下肢畸形矫正手术治疗中,手术前后均需要拍摄X光片以便分析病情、明确诊断和观察治疗效果。全长DR摄影可将完整的脊柱和下肢图像打印在胶片上,医生可根据需要进行多种图像处理,从而得到更加直观的图像。

该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全脊柱及下肢不能一次成像的问题,实现连续3-4次曝光对图像进行分段拍摄后,自动无缝拼接处理。从而弥补传统X光片的缺陷,直观展示因关节软骨磨损和肌肉软组织不平衡所造成的畸形及力线异常,反映真实的下肢力线。全长DR摄影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医技科室业务水平,为临床开展相关诊疗工作提供更加直观有效的技术支持,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有效的医疗服务。

2.颌全景摄影口腔CBCT

CBCT(全称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X射线设备。为满足口腔及耳鼻喉专业对细微结构快速、稳定、精确的要求,它采用三维扫描技术、低功耗球管、动态平板探测器和智能剂量控制管理系统,使图像精准度得到明显提升,同时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CBCT可获得高质量颌、口腔全景图像和各方位断层图像,给口腔及头颅部临床领域中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目前口腔CBCT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正畸科、正颌外科、种植科、牙体牙髓科、牙周科等,为临床多学科诊断、评估提供了更直观准确的影像资料,从而提高了手术和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